跳到主要內容

探索勝雄君內心神秘的世界

勝雄君曾在line群組開門見山揭示一則slogan-攝影來自內心神秘世界,今天試著探索其中意義。

首先,先談攝影,它是一種獨特而美妙的藝術形式,它不僅可以捕捉珍貴的時刻和美麗的景色,更可以帶給攝影者無盡的樂趣和滿足感。

當攝影者拿起相機,調整好光圈和快門速度,對準心中所想要捕捉的畫面時,一種興奮和期待自心底湧現。

透過相機的鏡頭,世界在攝影者眼中變得更加美麗和獨特,每一個畫面都是一幅獨一無二的藝術品,等待著被捕捉和展現。

當快門按下的瞬間,畫面被凝固在相片中,那一刻的美麗和情感被永久保存下來。

攝影者可以通過相片回顧和感受當時的情境和情感,這種回憶和感動是無價的,帶來了滿足和喜悅。 

攝影的樂趣還在於探索和發現,攝影者可以走遍山川湖海,尋找美麗的風景和獨特的角度,捕捉自然的奇妙和人文的情感。

每一次的拍攝都是一次冒險和探索,讓攝影者感受到生活的豐富多彩和無盡可能。 

此外,攝影也是一種表達和創作的方式。攝影者可以通過調整構圖、光線和色彩,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創作出獨特而具有個人風格的作品。

攝影作品可以觸動觀眾的心靈,帶來共鳴和啟發,這種創作的樂趣是無法言喻的。 

總之,攝影的樂趣在於捕捉美麗、探索未知、表達情感和創作藝術。攝影者可以通過鏡頭看到世界的美好和多樣性,感受到生活的豐富和深度,這種樂趣是源源不斷的,讓人沉浸其中,忘卻一切煩惱和壓力,尋找到內心的寧靜和平衡。

勝雄君在擔任新竹榮民服務處處長時,在工作之餘喜愛攝影創作,起初,是抱著輕鬆嘗試的心態,探索攝影的基礎知識和技巧。

為了讓攝影理論知識更加紮實,考進研究所專研相關攝影理論的知識。碩士論文「以存在主義哲學思想探討眾生相系列影像敘事著作研究」,就讓人感到莫測高深。

隨著時間的推移,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來提升自己的攝影技術。在理論與實務相互激盪,使作品注入更多養分,在不斷的學習和實踐中,攝影技術日漸精進,從最初的新手到能夠拍攝出色作品。

他喜歡挑戰不同的主題和風格,嘗試各種攝影技巧和後期處理方法,不斷追求創意和完美。隨著技術的提升,開始展示他的攝影作品。

從2007年開始在「全國公教」美展攝影類榮獲佳作後開始嶄露頭角,到目前為止已經累計國內外世界沙龍入選以及金銀銅牌達到數百面。

在學習攝影十年後,舉辦個人創作展「空靈之美─萬勝雄2017黑白創作攝影個展」,展示了他多年來的攝影成果和心血結晶。展覽吸引了眾多攝影愛好者和藝術愛好者前來欣賞,他的作品在展覽中展現出獨特的視覺風格和情感 ,引起觀眾共鳴。

勝雄君攝影展致詞

這次攝影作品展覽不僅是他攝影之旅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也是他對於攝影熱情和堅持的完美呈現。通過這個精彩過程,不僅提升了自己的攝影技術,也獲得了更多的創作靈感、人際關係和成就感。

這段經歷讓他享受到了學習與創造的樂趣,同時也為身心健康帶來了全新的活力和意義。

個人不揣淺陋試著探索“攝影來自內心神秘世界”的意義。

攝影是一種能夠捕捉時光、情感和靈魂的媒介。當我們談及攝影來自內心神秘世界時,不僅僅是在談論技術和影像,更是在探討攝影背後的情感、想法和靈感。

攝影者透過鏡頭,將內心深處的情感和想法轉化為影像,展現出一個神秘而豐富的世界。 

攝影來自內心神秘世界的第一個層面是情感。每一張照片背後都蘊含著攝影者的情感。攝影者通過鏡頭捕捉到的不僅僅是景色和人物,更是自己內心的感受和體驗。當攝影者看到一個美麗的風景或是一個動人的情境時,內心的情感會被激發出來,透過相機的鏡頭被凝固在影像中。觀眾在欣賞這些作品時,也能感受到攝影者的情感共鳴,這種情感的傳遞和共鳴是攝影藝術的魅力所在。 

其次,攝影來自內心神秘世界的另一個層面是想法和靈感。攝影者通常會受到周圍環境和生活經歷的啟發,從中獲得創作的靈感和想法。攝影者可能會對某個主題或是某種情感產生共鳴,透過攝影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攝影作品不僅僅是對現實的再現,更是攝影者內心世界的抒發和表達。觀眾在欣賞這些作品時,也能感受到攝影者的思想和靈感,這種思想的交流和啟發是攝影藝術的獨特之處。

最後,攝影來自內心神秘世界的第三個層面是靈魂。攝影者通過鏡頭捕捉到的影像不僅僅是客觀的現實,更是攝影者內心深處的靈魂和精神。攝影作品反映了攝影者的價值觀、信仰和人生觀,展現出一種獨特的靈魂之美。觀眾在欣賞這些作品時,也能感受到攝影者的靈魂共鳴,這種靈魂的交流和連結是攝影藝術的神秘之處。

總的來說,攝影來自內心神秘世界,是一種情感、想法和靈魂的表達和交流。攝影者通過鏡頭將內心深處的情感和想法轉化為影像,展現出一個神秘而豐富的世界。觀眾在欣賞這些作品時,也能感受到攝影者的情感共鳴、思想啟發和靈魂連結,這種交流和連結超越了語言和文化的界限,讓人們感受到一種深刻的共鳴和連結,這就是攝影藝術的魅力所在。

韓愈在師說裡說道:「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勝雄君已晉升開攝影班傳道、受業、解惑的境界。據悉將帶領生徒前往中國大陸,實現理論與實務的攝影之旅,在此,預祝旅途教學順利,期待好的作品問世!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佛教入人間-見團法師開示

今天已是大年初四,依照習俗應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並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恭敬接財神。接財神時須供羊頭與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圖「魚」與「餘」諧音,討個吉利。同時意味年節近尾聲,隨之而來的是同學們期待的年度春酒聚餐。委實說同學們畢業四十多載,又近朝杖之年,能擺脫雜務,撥冗聚會,真的是人生非常珍貴的事情。尤其見面的一句親切的問候、親熱的握手、深深的擁抱,立馬拉回數十載前的學校生活時光,讓精神瞬感年輕不少,更是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餐會時的觥籌交錯,無論同學們經歷了多少滄桑,今天還能健康、快樂的歡聚在一起。易經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這是大家的幸福和前世積的緣份。 今年的春節活動有個亮點,見到出家多載的許宗政(見團法師)亦在名單內,實在令人驚豔。 許宗政同學(見團法師) 宗政同學為本期一位優秀的憲兵科同學,是吾預備班三年同窗,若沒記錯,家中是在高雄橋頭鎮上開醫生館,至今始終不解當年為何投身軍旅?由於資質聰穎,功課上等,又寫的一手好字,為吾軍校生涯中,仰慕及學習的標杆。 讓人更驚奇的是軍旅退役後全家於中台禪寺剃度出家,當初乍聞此事,驚訝莫名,難以置信,因為一般凡夫俗子的想法,只有受到重大挫折的人,才會遁入佛門,且這需要極大的勇氣去堅持執行。曾有人問到宗政同學為何投入佛門?其答:是為了解為什麼那麼多人要出家?蛤!蝦米!就這幾個字的理由,就能夠讓全家人拋棄一切紅塵牽絆、青燈永伴古佛。事情沒那麼單純,套句電視人盛竹如名言: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按中台禪寺由惟覺老和尚創辦,是一個位在台灣南投縣埔里鎮的一個佛教寺廟,由李祖原設計師所設計。台灣第一與第二高樓台北101、高雄85大樓均由其設計。曾經有一年來到此從外觀,覺得其建築風格,怎麼看都與佛教連不上關係,入內後還看到斷頭的關公,不解代表何意?後來看到一面牆,從達摩祖師一路排列姓名到惟覺老和尚,才知道這是佛教的禪宗(達摩祖師東渡傳來的漢傳佛教宗派)。這裡很有名的就是打禪七,許多名人都來過這裡打禪,透過打打禪七,亦可獲得上揭問題的答案,何以要付出全家出家的重大代價(俗世凡人的看法)? 佛教教義深奧,尤其禪宗更令人難解,識者嘗謂:論禪者多用言語,然多語者離禪遠矣。有時簡單一句話或者不講話只是一個眼神或動作,就是一個高深佛理。所以宗政同學這麼簡單的一句話「為什麼那麼多人要出家?」,背後蘊含著智慧,這次

十步之澤,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同學已是耳順古稀之年,如果說年輕時期是夏天花朵絢麗多彩燦爛,如今的歲月則是像秋天的葉子,在經歷了生命中的發芽、成長到茂盛,把青春和熱血獻給大地,呈現出秋天山林萬紫千紅的景色,狂放的紅色楓葉,美麗的嫣紅色,與綠葉相互輝映,相當漂亮。雖是人生的秋天,亦可詮釋著生命的美麗真締,擁有落葉之靜美。此時吾輩如何提升樂天知命頤養天年的境界,應是刻不容緩之課題。 觀察同學間群組資訊往來,充滿對時局紛亂不滿與怨懟。尤其在執政當局違反信賴保護憲法位階的法律原則,對軍公教退休年金的不義剝削;到最近令人譁然的總統專機私菸案;陳明文高鐵三百萬,查無不法,照樣獲得立委提名…等事件喧騰下,根據民調顯示,仍然不能撼動人民對執政黨的支持度,尤其四十歲以下的年輕人,一面倒的支持執政黨。讓人有「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之無力感。台灣社會是否病的不輕,到了是非不分的地步,若年輕人要目光短淺,後果是咎由自取,不容吾輩去操心。 語云:十步之澤,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吾輩不必執著紛亂時局,此刻可以離開喧囂的環境,欣賞周遭俯首可拾的香草忠士的故事。走入鄉村森林步道,浸潤芳草之芬芳,在林蔭大道的幽徑上,與樹木一同呼吸,盡情享受芬多精的滋養。低頭賞玩路旁低矮的灌木與嫩綠的小草。放眼望去,蜿蜒的小徑無窮盡地向前延伸,不同類型的樹木隨處可見,儼然是超脫塵世的淨地,讓人達到心曠神怡境界,焦慮不安的心情,獲得療癒的效果,致身體恢復健康,心靈得到復原。 日前順道參加同學餐會,見到數十多年未見的同學,面對每個既陌生卻又熟悉的臉孔,記憶迅速帶吾走入時光隧道裡,每個人憶起當年趣事,年輕的純真一幕幕畫面像跑馬燈在眼前閃過,儘管歲月已在各人的臉上留下滄桑痕跡,但記憶仍然猶新,軍校時的青澀年華彷彿還遊走在記憶間,大家一起高聲笑談曾經一起笑鬧戲玩的趣味糗事,整間餐廳處處充斥著此起彼落的歡笑聲,完全沒有生疏的感覺。 108年中區同學會中秋餐會 餐會的重頭戲是選舉新任會長及相關幹部,投票結果由王鎮城同學高票當選會長, 王鎮城與葉思文 王同學當選感言稱:緣於原總幹事黃奇偉仍有職在身,無法抽空處理會務,後又因疾住院治療近一年,目前尚在埔里榮院長期療養中,會長為使會務遂行,情商王鎮城擔任財務長,兼協辦總幹事之事宜。 陳朝傑會長探視黃奇偉 殊不知王鎮城同學龍體違和,與病魔已纏鬥十多年之久。據王世復同學

同學相聚是最強的回春藥

「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詩的意旨描述,城裡的老人已不在,面對被風吹落的花朵是新的一批人,花是年年依舊地開,而賞花的人卻年年不相同。令人無奈且殘酷地點出時光巨輪不停地向前轉,如大江東流不復返;太陽下山明天依舊爬上來,我的青春小鳥一去不回來。君不見彈指間,咱們離開學校又四十多載,來到「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人生階段,真是感嘆時光易流逝,好景不常在,應該把握當下珍惜時間,珍惜生命,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天。 最近基於特殊的機緣,與畢業後未曾見面的老鄭-鄭延平同學,藉由行動科技無遠弗屆與即時的特性,連結一段情緣(別想y,同學之情),進行了一場空中邂逅,喚回一些青春的記憶,彌補了多年的離愁。同時也獲悉期上通訊兵科的聚會(4/30)。語云: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決定把握當下前往相聚。  徒步前往會場的足跡 當日高鐵南下轉接駁車至廣三sogo ,開始徒步往目標邁進,台中的天氣非常照顧外來客,熱情的陽光灑落一地金光,仰頭一望,那清澈的、晶瑩的、無瑕的藍天鑲著幾抹白雲,從台灣大道轉博館路,襯著二旁成排的綠蔭,使眼前科博館的林蔭大道顯得格外光彩。有著灌木、樹叢群聚而成的林蔭大道,取代蒼灰且了無生趣的分隔島,那兒便儼然成了「城市中的森林」。走在林蔭大道的幽徑上,與樹木一同呼吸,又別有一番趣味。低頭賞玩低矮的灌木與嫩綠的小草,滿地乾枯的落葉,看來卻是生氣盎然,繁而不亂。放眼望去,蜿蜒的小徑無窮盡地向前延伸,不同類型的樹木隨處可見。雖然旁邊就是喧囂的街市,走在林蔭大道上卻是如此寧靜。它座落在城市中,卻儼然是超脫塵世的淨地,讓人進入忘我的境界,惟眼前的美景卻不能久留,趕忙回神繼續前進。拜每天日行萬步的鍛練,轉瞬之間,幾公里的路程不费吹灰之力輕鬆完成。 走進聚餐會場,見到幾十載不見的同學,遠從美國來的林海華伉儷、台灣南端屏東林基松、三峽李志偉、中壢鑾中雄、在澳洲以視訊參與的袁宏和台中當地呂丁航伉儷、陳朝傑、鄭延平、郭健然、陳正任等。 此時,心中近鄉情更怯的感覺甚為強烈,面對每個既陌生卻又熟悉的臉孔,原本深怕各自東飛的同學,會找不到話題閒聊,雖然起初都很遲疑的去指認同學,但氣氛迅速帶我走入時光隧道裡每個人憶起當年趣事,年輕的純真一幕幕畫面像跑馬燈在眼前閃過,儘管歲月已在各人的臉上留下不少痕跡,但記憶仍然猶新,軍校時

蛤!「福山照壁」也是慶鵬同學的傑作

年前慶鵬同學的摔傷,短暫性的失憶,經老舊照片的引導,記憶力大增,竟然說馬祖知名景點「福山照壁」亦是其督工完成,語云:不容青史盡成灰。果真如此,那真是值得一書的事情。 這個地方是馬祖有名的景點,遊客坐船到南竿,進入福澳港口,抬頭遠望即看到碧綠山頭上筆力蒼勁、氣勢磅礡「枕戈待旦」四個大字。此景彷如進入美國紐約港迎面而來的自由女神像一般壯觀。 老總統蔣公當年(民國47年)巡視馬袓防務時,為嘉勉戰地駐防部隊,時刻不忘復國之志時所親題的警語,與金門太武山上的「毋忘在莒」相互輝映。 這座福山照壁是整個「枕戈待旦紀念公園」的一部,建築物地下2層地上5層樓高的長方體建築物,內闢漁業及文物展示館,陳列當地漁業發展概況,並設置咖啡座區及特產紀念品店,供遊客們休息及購買特產和紀念品。 「枕戈待旦」四個字係老總統的親筆書寫題字,再將銘刻於石碑的字跡放大,闢建而成。據聞當年要將這四個大字塑掛在高聳的牌樓上,工程過程可是經過一番折騰。必須在晚上從山下把字型投影到山頭的牌樓上,字體出現後才能開始動工。是否如此,要請親自參與督工的慶鵬同學做權威性的第一手說明。 繞到牌樓前方,有個遼闊的觀景平台,登高遠遠望去,天連著海,海連著天,海天一色,一望無際。陽光洒在海面上,像是撒了一層金子,波光粼粼。船隻在海面乘風破浪畫出一條白龍,海鷗在天空展開羽翼自由翱翔,整個福澳港就像一幅美麗的風景畫,盡收眼底,這般優美的美景,讓人想起唐朝詩人王勃的詩句「落霞與孤鷺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為了讓慶鵬同學儘快恢復健康,再上網爬了丁司令官的相關建設資料,還有馬祖的司法大廈,這應該也是慶鵬同學血汗吧! 吾輩大都近懸車之年、古稀之年,回想年輕寶貴青春生命,奉獻給國家,犧牲與家人團聚的機會,所謂「留取丹青照汗青」,對國家的付出,人生算是不虛此行! 祝 大家大年初三闔家平安快樂

大朱 加油!

驚聞朱湯榮同學住進榮總安寧病房,內心難掩不捨,年輕歲月記憶油然而生。 憶學生時代大朱的個性鮮明、意志堅強,令人印象深刻。記得有次學校運動會,代表連上參加長跑項目(5000或一萬公尺),跑至最後已露體力竭盡狀態,為了榮譽,不願半途而廢。 精神與軀體交相爭執,頭腦下指令堅持到底繼續向前邁進,然身體不聽使喚,致呈現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現象,身體一直往後退,最終也盡力完成賽程,未辜負同儕的期待! 另有一事亦顯露大朱慷慨輕財的個性。話說民國66年,王昇當權時,曾在木柵青邨辦理國軍幹部的講習,吾代表空軍參加,期上同學大概五、六位亦參與其中。 結訓餐會吾還與總長宋長志坐首桌,在結訓前晚大朱不知去那弄了一堆魯味小菜及啤酒,召集期上同學,把在學校那套「搬火山」節目,在宿舍頂樓盡情揮灑演出,讓畢業後的小型同學會帶來難忘的記憶。 搬完火山大朱未提費用分攤事宜。翌日,同學各奔東西返回崗位。 回憶往事,想到大朱現在與死神搏鬥,大家都不勝唏噓。 大朱 加油!

回憶讓人年輕與快樂

近日袁陽明同學貼了《即使老,我們也要老得漂亮》一文,觸動了撰寫本文的動機。 心理學家證實:喜歡回憶往事的人,如同多了許多位朋友。根據研究指出,人們在懷念年輕一些有趣的事物時,情緒會帶來快樂。懷舊情感的觸發結合了記憶與大腦獎勵機制,讓人在回憶過往時,大腦中主宰積極情緒和感受的神經元會表現得特別活躍。它讓你更樂觀、更有動力;研究又指出,懷舊可以增強人們對未來的積極與樂觀,並提升自尊 ,是一種良好的情感共鳴。 回憶這些美好的經歷,會增強信心與動力 ,幫助我們以更好的心態面對未來。我們總愛開玩笑:「老了,總喜歡回憶過去。」 回憶年少的學校生活,同儕中頭角崢嶸者眾多,其中袁陽明是值得一書的人物。俗話常說:魚與熊掌不可得兼。這句話對他並不適用,除擁有強健體魄還具有深厚藝術涵養,可說是文武兼備不世出之才,老天爺真是疼愛有加,集三千寵愛於他一身。 袁陽明 預備班時期即囊錐露穎,為游泳代表隊健將之一,比賽獎牌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 比賽後領取獎牌 帥氣的臉龐,寬闊肩膀,結實腹肌,游泳鍛鍊出來的流線型體型,在游泳運動員中真是極品,讓人看了直流口水而稱羨不已。 健美的身材 升到官校又成為柔道代表隊,在柔道的表現亦不遑多讓,據聞曾經在大專杯比賽,三二下即將對手胳臂扯斷,真有夠狠! 袁陽明與柔道隊各期學長合影 至於藝術涵養方面,可能鮮少為人所知。猶記官校三年級,生活空間移至南營區,每臨暑期時節,排的課程均為打野外的活動,一出去就是一整天。某日余因足疾掛病號,見陽明兄亦留在校內,探詢之下,他可不是掛病號,而是憑著藝術才能,留下幫連上設計壁報呢!當年許多同學應不知陽明兄為君子不器深具藝術涵養之輩。 陽明兄見余劈頭曰:「今天咱們來給苦悶的生活添些激情與色彩,如何?」余速回:「OK! 願聞其詳。」二人交頭接耳後,迅速移步至營區旁圍牆邊,陽明兄向余使個眼神,只見電光石火間,倏地躍起,腳法奇快無比,右腳在牆上一點,身子斗然拔高,身形縱起丈餘,左腳跟著在圍牆上再一點,又升高了丈餘,縱身一躍,身輕如燕般已落在牆外的維武路上,此等身手,讓人驚歎不已,這不就是武俠小說中, 武當弟子獨步天下的神妙輕功絕技再現嗎?余見狀,立在原處呆如木雞,驚愕發愣幾秒後,隨即回神跟進,縱身一躍,兩手抓緊牆頭一撐,腰部使力將右腿掛上牆頭,用盡吃奶的力氣一蹬,身體在天空畫出一個漂亮的弧線,飄

敬覆慶鵬兄

今早醒來打開手機,見國標王子慶鵬同學 捎來訊息:「…… 你別嚇我了!這是哪一個地方啊?我正傷病養護中,操場及我的原跑步的照片方便傳來還原我的思路好嗎?…… 」。  年前獲知慶鵬同學騎機車犁田,導致身體骨折住院,因本人不在國內,未能前往探視,然早在唐朝時王勃的詩句就提到:「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意思說任憑海角天涯遠在地球那一端的親友,亦如隔壁鄰居一樣近。有賴今日科技的發達,只要一機在手,無論距離遠近,透過網路,隨時可噓寒問暖,古人由於交通不便,所倚仗無非二條腿或馬車,親友見面一別數載難以再見,思此,今人比古人幸運許多。 所謂一圖勝千文,藉著圖片更能傳遞濃郁的關懷心意,隨之取了二張照片,組合成慶鵬在操場跑步的英姿,期盼由照片的人事時地物,勾勒起往昔的回憶,以早日恢復健康。不意慶鵬同學竟然表示對照片的景物不復記憶,吾頓時深感責任重大未敢懈怠,儘速說明照片後的辛酸往事,俾利有助恢復其昔日矯捷身手。 記得慶鵬曾經感嘆寫下: 「憶當年∼馬祖兩任四年,真是留下了多少的汗與累(淚),也留下了不少的建設與足跡,不想再回首過往,因為工兵的弟兄們真是苦啊!」。 想當年慶鵬同學,受到馬祖防衛部丁司令賞識,從台灣被調至馬祖擔任營長,負責七大工程案件,期間歷經千辛萬苦,嘔心瀝血,曾為了工程需要的材料-沙,還要與大自然搶時間,算好潮汐,趁退潮至漲潮的時段,搶挖海沙,才能完成相關工程。而照片的運動場就是仿照母校運動場的形狀尺寸,建造而成的馬祖南竿福澳運動場。這個運動場今天已成為知名「馬祖國際馬拉松」的場地,俗話說:吃水果要拜樹頭,做人要飲水思源。每年參加馬祖馬拉松的人,都要感謝當年慶鵬同學的血汗付出。 另一張照片取自期上工兵同學的聚會活動,慶鵬玉樹臨風的身材,精神抖擻大拇指比個讚,取其意希望盡快恢復此狀態。 綜上釋疑,雖詞不達意,然深盼有助恢復記憶,早日康復! 上揭三張馬祖南竿福澳運動場 工兵聚會晨跑運動英姿 陳省旴別墅游泳池畔 屏東涼山瀑布 預備班稚氣未脫乳臭未乾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