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Alvin君貼了一則有關曹興誠談佛法的影片,引起吾的興趣。
提到曹董首先會想到“聯電”的創始者,除了半導體本業之外;還熱衷政治,曾提出統一公投的議題;批「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就是胡說八道,大陸怎麼可能同意你兩個中國」;還為了官司怒嗆法官。這樣具有科技專長又熱愛政治議題的人,來談佛法應該是值得一觀究竟。
曹董早於2000年3月5日,就與聖嚴師父公開對談「科技與佛教」,啓發了學佛的興趣。其表示:「學佛精神是穿越表相、探索實相,這與科技精神相同。」佛法是科學的。演講中信手拈來生活上例子,以物理上的現象,來詮釋艱澀的佛理,使其變得平易近人容易理解。
學佛後的曹董,臉上的線條柔和許多,心情愈來愈開心快樂,以前財經名人謝金河以梟雄形容曹董,他還曾提告回嗆,二審並打贏官司。現在提都不提了,放下了,對此,曹董說:「佛教給你一個比較寬廣的角度看人生,真空了以後,妙有就出來了。」。曹董以「不大不小、不多不少、不高不低、不得不說」的「八不居士」自稱,目前與宗教團體合作忙著宣講佛法。
曾經有幾位藏傳佛教的僧侶,前往美國大學接受實驗研究,實驗過程以電腦斷層掃描頭部腦波,過程中夾雜一些干擾噪音,被實驗者交替做著不同禪修方法,實驗儀器紀錄著腦中的伽瑪波( 快樂指數),實驗結果幾位禪修者在禪定狀態中大腦中的快樂指數躍升了好幾倍,一度讓實驗單位以為儀器壞了,被美國時代雜誌譽為「世界上最快樂的人」。
出家中台禪寺的見團法師(俗名許宗政),亦是如此。觀其天庭飽滿而豐隆,慈祥的雙眉及閃耀着智慧光芒善良的雙眼;下巴至兩腮,地閣方圓飽滿有肉;紅唇皓齒,鼻樑上架着一副眼镜;臉上呈現紅光滿面神采奕奕,掛著淺淺的微笑,給人一付安祥心平氣和與世無爭態度,應該是已悟道,成為世間最快樂之人。
見團法師 |
佛教大約在西漢(公元前2年)傳入中國,之後在中土大放異彩。究其原因,除天竺(印度)的高僧不辭千里東來傳教,還有將艱澀梵文的佛經,翻成漢文的譯經師。在中國佛教史上譯經最多、影響最大的有四位譯經家,分別是鳩摩羅什、玄奘、真諦及義凈等,為佛教在中國的傳播作出了卓越貢獻。
其中值得一提是鳩摩羅什(公元344-413), 祖籍天竺出生於西域龜茲國(今新疆庫車),家世顯赫,祖上世代為相。前秦(五胡十六國)建元十五年(公元379年),有僧人等自龜茲歸來,稱鳩摩羅什才智過人,深究大乘佛學。長安高僧道安力勸苻堅延請其入中土。苻堅求之不得,於建元十八年(382年),派大將呂光領兵七萬出西域,伐龜茲,將鳩摩羅什帶回中土傳教。他所翻譯的佛經,如《金剛經》《妙法蓮華經》《佛說阿彌陀經》等被奉為完美的譯本,被佛門弟子們世代讀誦,對中國佛教影響極其巨大。
著名美學大師蔣勳對其推崇備至,認為其金剛經文翻譯藝術性相當高,與唐代三藏法師玄奘相比,文辭上較為平易近人;而玄奘的版本則是書袋氣較重。蔣勳把玄奘的版本比喻為大學者的作品,而鳩摩羅什的版本則像是詩人寫的,多了一點浪漫。金剛經共有六個版本,鳩摩羅什所譯版本,流行最廣。之所以如此受人追捧,讓人愛不釋手,其主要原因,就是此版本的金剛經,文字簡潔,行文優美,朗朗上口,便於口口相傳,所以鳩摩羅什翻譯的金剛經,成為了當下的主流。他的譯經活動不但有利於佛教的傳播,而且奠定了中國翻譯文學的基礎。
甘肅武威鳩摩羅什寺 |
鳩摩羅什在臨終時發願,所翻譯的經典流傳後世,並在眾人面前發誠實誓,如翻譯的經典沒有錯謬的話,「當使焚身之後,舌不焦爛」。鳩摩羅什於圓寂時,如是做到了所發誓願「薪滅形碎,唯舌不滅」。圓寂後荼毗顯現了金剛不壞的舌舍利。現甘肅省武威市,建有鳩摩羅什寺及世界唯一舌舍利塔。
舌舍利塔 |
吾輩自出生到老年,忙碌了幾十年,到底是為什麼忙?有人汲汲營營名利,雖然宦途順遂,言行卻讓人留下不良印象,生活真會快樂嗎?記得官拜上將的陳守山某次做完禪七後淚留滿面,顯然已參悟《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真諦。明白了這句話,還有什麼不能包容的!不如跟隨曹董、見團法師等接近佛法,學習讓自己斷除煩惱的智慧,以脫離痛苦。 對世間的事實真相搞清楚弄明白,心胸自然寬大,不會再跟人斤斤計較,凡事都會包容,都會諒解,沒有計較就會快樂。
後記:本文靈感來自王鎮城同學參加4/12會議之發言內容(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