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記2020/01/23(小除夕)前往日本旅遊,當時日本已出現第一個COVID-19案例(1月16日)為第一波疫情。 2月13日出現全國首宗死亡個案。 惟觀察日本人不論地鐵、餐廳、旅遊景點、百貨公司…等處,人群摩肩擦踵、川流不息,甚少見有戴口罩者,人人毫無警覺之心,肇致今天COVID-19日本變種病毒蔓延,確診數攀升,截至日本時間2021年4月13日傍晚18時00分為止,日本境內已有513,412例感染,9,483人死亡。專家宣布已進入第四波疫情 ,七月的奧運能否順利進行亦難掌握。而吾從桃園機場一路戴著口罩,在日本旅遊期間全程口罩不離,終得平安歸來。
另觀美國,在川普的民粹治理下,自疫情爆發以來,試圖不斷淡化戴口罩和保持社交安全距離的重要性,甚至曾質疑口罩的防疫效果,更經常忽視公衛專家的建議,川普身邊工作的人員也鮮少有人戴口罩,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不可否認,這都是受到川普對疫情態度的影響。結果使得確診人數32,070,784人,死亡577,179人(截止4/14),不可不謂慘重。
當今台灣苦無品質良好的疫苗施打,其實退一步說,即便打了疫苗保護亦有期效(約一年),可預見未來COVID-19會變成流感的一種,每年都要施打流感疫苗。WHO在前一年會推測隔年可能流行的病毒株,來決定施打的流感疫苗(有時亦猜不準)。
再者,台灣由於能源政策過度偏向火力發電,造成嚴重的空污,尤其中部更甚。根據資料顯示,雖然台灣吸菸人口近年來已明顯減少,但肺癌新病人及死亡人數並未因此趨緩,為何死亡人數仍居高不下?專家指出,空氣中的PM2.5就是其中最主要的元兇。它是一種非常細小的懸浮微粒,是頭髮直徑的1/28,可以輕易經肺泡組織穿入微血管而進入人體。
綜上分析,在台灣除了防COVID-19亦要防PM2.5。故奉勸各位老友,為保健康,今後無論何時何地,出門在外一律戴口罩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