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久未見的老同學張緯良,近日偶然從一張照片中看見他的身影,驚覺他如今行走已須拄杖而行。 那一刻,時間彷彿在眼前凝滯。多年未晤的他,神情卻依舊從容,眉宇間仍閃爍著昔日的光采。 腦海中不禁浮現預備班時的歲月,那時的他,是足球隊最令人放心的守門員。每當球賽緊張關頭,球一飛來,他便如離弦之箭,奮身撲救,雙手穩穩抱住那顆疾馳的球。陽光灑滿操場,他滿身汗水,卻總露出爽朗的笑容,那份青春的熱力與堅毅,至今仍歷歷在目。 畢業後,他由武轉文,踏上學術之途。憑藉堅定的意志與不懈的努力,最終獲得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博士學位。退伍後又在世新大學執教,春風化雨,作育英才。那是他人生的另一場勝利。這一次,他守護的,不再是球門,而是知識的疆域與理想的燈火。 中年之際,他依舊保持運動熱忱,與兒子並肩出戰羽球父子組比賽。父子配合默契,球聲清脆,笑語滿場。當他們奪得佳績的那一刻,令人倍感欣慰與感動。那份活力與鬥志,證明歲月從未奪走他內心的年輕。 然而,世事總在不經意間變化。如今再從照片上見到他,手中多了一根拐杖,身上卻多了一份沉穩與內斂。那根拐杖,並非衰老的象徵,而是歲月的印記,是人生長途跋涉後的另一種風景。 有些人,即使不再奔跑,仍讓人想起他曾守護的榮耀與熱血;有些友情,縱隔數十年,只需一眼,便能喚回青春的悸動。張緯良老同學,正是如此。
日昨(2/25)一波寒流入境,凛冽的寒氣襲來,我縮著脖子鑽進南環線捷運車廂,車廂裡的人大多仍身著厚衣。就在這時,一個熟悉的身影映入眼簾。那人戴著cma1975的帽子,上身穿著幾件衣服外搭運動外套,下身竟是一條及膝短褲,露出結實的小腿。他腰桿挺直坐著,一手提著一個鼓鼓的塑膠袋,裡面裝滿了白胖的手工水餃,隨著車廂晃動輕輕搖擺。 我仔細端詳腦海浮起舊時記憶,原來是綽號「恐龍」的張克難同學。歲月似乎對他格外寬容,他的面容依舊俊朗,身材挺拔,絲毫沒有發福的跡象。他的鬢角及眉毛有些泛白,卻更添幾分成熟魅力。他的目光依舊炯炯有神、神采奕奕,透著一股不服老的勁頭。 塑膠袋裡的水餃個個飽滿圓潤,透過薄薄的皮隱約可見裡面包裹著的翠綠韭菜和粉嫩肉餡,令人垂涎欲滴。 克難的目光投向窗外飛馳而過的景色,眼神中透著一絲期待。想必是歸心似箭,迫不及待想要返家與夫人分享美味的水餃。 列車到大坪林站,他提著水餃以矯捷的步伐,轉搭松山線回景美溫暖的家。他的背影依舊挺拔,步伐穩健,絲毫看不出歲月的痕跡。見到老同學老當益壯的身影,彷彿一股暖流,驅散了初春的寒意,也讓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