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民意調查資料顯示,民進黨的年輕選票較2000年流失不少,當務之急在挽回年輕族群的支持。職是,日前2024年總統參選人賴清德進入各大學演講,冀望挽回年輕選民的支持。現場多名學生提及高房價問題,賴清德回應「有沒有注意到房價在降?」,並表示北市房價所得比應不至於繼續攀升,因為人口已經下降,掀起各界討論。內政部長林右昌一句「年輕人買不起房不是真的買不起」發言,也意外引發熱議。
台灣的高房價可以歸因於多個因素:
1. 供需不平衡:人口密度高,土地有限,尤其在大城市如台北、新北市、台中和高雄等地區,需求持續增加,而供應相對有限,導致房價上升。
2. 土地稀缺:台灣是個島嶼,土地供應有限。城市化的加速和土地開發限制使得土地供應不足,進一步推高了房價。
3. 投資需求:有土斯有財,房地產在台灣被視為一種安全且穩定的投資方式,許多人將資金投入房地產以獲得長期增值,這種投資需求增加了房價的壓力。
4. 政府政策:政府對於房地產市場有一系列政策,例如貸款利率調整、稅收政策等。這些政策可能對房價產生影響,有時可能會推高房價。
5. 地理位置與生活品質:台灣的地理位置和生活品質也是吸引人們購房的因素之一。作為一個發展成熟的地區,台灣擁有良好的教育體系、完善的醫療設施和便利的交通網絡等,這些因素都對房價產生了壓力。
其次,台灣薪資水平不高,更使購屋相形不易,想要完成買房的夢想,究竟有多難?根據內政部統計來看,在台北市置產,要不吃不喝16年,才買得起,就全國平均統計來說,也要不吃不喝超過9年,才有機會買房,年輕人聽聞直言,根本想都不敢想。
台灣的薪資水平與鄰近地區比較,例如香港相對較低。根據亞洲周刊報導,香港科技大學校長年薪2,280萬台幣(港幣600萬);台灣大學校長年薪約200多萬台幣,二者相差如霄壤之別。
細究薪資水平差異的關鍵因素:
1. 經濟發展水平:香港是一個國際金融中心和商業樞紐,擁有發達的金融、貿易和服務業。相較之下,台灣的經濟規模較小,雖然也有發達的科技和製造業,但整體經濟規模和國際影響力較香港較低,因此薪資水平通常也相對較低。
2. 行業結構:香港擁有發達的金融、貿易和專業服務等高薪行業,而台灣則以製造業為主,特別是電子產業和半導體業。高薪行業的存在使得香港的平均薪資水平較高。
3. 勞動力市場:香港作為國際城市,吸引了大量海外專才和高素質人才。競爭激烈的勞動力市場和供需不平衡使得香港的薪資水平較高,而台灣的人口較多,勞動力市場較為競爭,薪資水平相對較低。
識者嘗謂:「良禽擇木而棲」,良禽會選擇好的樹木為自己棲息的窩,優秀的人才會選擇好的工作條件。
目前,香港金融界提供了一些誘人條件,吸引兩岸三地的年輕人前往:
1. 就業機會:香港金融業是全球知名的金融中心之一,吸引了眾多國際金融機構在此設立辦事處和分支機構。這為兩岸三地的年輕人提供了廣泛的就業機會,包括投資銀行、證券、資產管理、保險等不同領域。
2. 國際化環境:香港金融業具有國際化的特點,吸引了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專業人士。這為兩岸三地的年輕人提供了一個多元、開放的工作環境,能夠接觸到國際金融市場和跨國業務。
3. 專業發展機會:香港金融業的發展迅速,提供了許多專業發展機會。年輕人可以參與各種培訓計劃、專業認證和國際交流,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和職業競爭力。
4. 薪資水平:香港金融業的薪資水平相對較高,這是吸引年輕人投身該行業的一個重要因素之一。然而,薪資水平會因個人的經驗、技能、職位和所在機構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需要注意的是,進入香港金融界仍然具有一定的競爭性。除了具備相關的學術背景和專業知識外,年輕人還需要展現出色的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與全球各地的機構和客戶進行業務往來,要求從事金融業工作的人員具備流利的英語溝通能力。
令人詫異的是在馬列共產主義教育下的中國許多知名大學畢業生,絡繹於途來到香港金融業中打拼,原因有幾:
1. 教育背景:中國的大學在金融和經濟領域具有良好的聲譽,提供了相關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訓;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畢業生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2. 經濟環境: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擁有龐大的金融市場和豐富的經濟資源。大學畢業生在這樣的經濟環境下接受過培訓,對於金融市場和經濟運作機制有著深入的理解。
3. 語言優勢:中國大學畢業生通常具備良好的中文和英文能力,香港是一個國際金融中心,中國大學畢業生可以利用自己的語言優勢與中國內地和國際客戶進行有效的溝通。
4. 跨文化經驗:中國大學畢業生在中國的學習和生活經驗使他們對中國的文化和商業習慣有著深入的了解。這使得他們能夠更好地與來自中國內地和其他地區的客戶合作,並能夠在香港這樣多元文化的環境中融入和適應。
北大校友(右)服務於知名金融機構香港分公司 |